澳門大阳城APP下载入口

境温度对渗透探伤检测的影响有哪些呢?

2020-11-05 15:54:12

渗透检测方法就检测原理而言比较简单,即“毛细现象”。液体表面张力是决定渗透检测检测灵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。但是,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的因素有很多,比如物质的本质、相界面的性质、温度的影响、压力的影响、以及液体内所含杂质等。对于相同质量的渗透剂来说,影响渗透检测的较大因素的就是检测环境温度。
 

在渗透检测中,不同温度下的渗透剂物理性能有所不同,根据分子热胀冷缩原理,液体渗入缺陷的能力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。因此,研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渗透剂的物理性能是至关重要的。在何种温度下,渗透剂的灵敏度高、渗入缺陷速度快、易清洗等更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。为此,我们实验了从5℃到50℃,不同温度对渗透剂和渗透检测的影响。

表1  不同温度下的渗透剂密度(单位:g/cm³)

温度

5℃

10℃

15℃

20℃

25℃

30℃

35℃

40℃

45℃

50℃

密度

0.999

0.999

0.997

0.995

0.993

0.992

0.991

0.99

0.984

0.981

由表1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:渗透剂的密度与温度成反比,温度越高,密度越小。在5℃时,渗透剂的密度最大,随着温度的上升,渗透剂的密度逐渐减小,并且测量出的渗透剂密度始终小于1g/cm³,即小于水的密度。

表2 不同温度下的渗透剂粘度 

温度

转子型号

转速(转/分)

粘度(MPa.S)

张角

5°

3

6

8558

41.2%

10°

3

6

5882

29.5%

15°

2

6

3470

65.6%

20°

2

6

3350

63.4%

25°

2

6

3335

63.1%

30°

2

6

3322

62.8%

35°

2

6

3310

62.4%

40°

2

6

3288

62.2%

45°

2

6

3209

60.7%

50°

2

6

3151

59.6%

 由表2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:渗透剂的粘度与温度成反比,温度越高,粘度越小,流动性越大。较低温度时,渗透剂的粘度非常大,在5℃时,渗透剂粘度很大,随着温度的上升,粘度逐渐减小。在5℃到15℃之间,渗透剂粘度变化很大。从20℃开始,随着温度的升高,渗透剂粘度依然有减小的趋势,但是额度很小。

表3  不同温度下渗透剂在毛细管内上升的高度

渗透剂温度

毛细管规格

直径0.3mm

直径0.5mm

直径0.9~1.1mm

5°

4.30cm

3.75cm

3.31cm

10°

4.46cm

3.90cm

3.65cm

15°

4.98cm

4.21cm

3.79cm

20°

5.45cm

4.59cm

3.93cm

25°

5.20cm

4.41cm

3.10cm

30°

6.00cm

4.55cm

3.51cm

35°

5.00cm

4.31cm

3.32cm

40°

4.65cm

3.68cm

2.72cm

45°

4.35cm

3.36cm

2.42cm

50°

5.29cm

4.58cm

3.38cm

由表3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:当渗透温度在5℃到30℃之间时,随着温度的升高,渗透剂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越高;当渗透温度在30℃到45℃之间时,随着温度的升高,渗透剂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温度成反比。

 

我们使用标准B3试块,渗透时间均是十分钟。在温度较低时,即5℃到20℃之间时缺陷显示较清晰,但有些裂纹非常黯淡。随着温度的升高,温度在20℃到40℃时,缺陷显示清晰,此时使用标准工艺对试件进行检测,灵敏度较高。在40℃到50℃时,随着温度进一步增大,渗透剂的渗透能力反而下降,此时缺陷显示没有20℃到40℃时清晰,但是与较低温度相比,其灵敏度略高。

综上所述。我们在检测时需要根据实际温度情况控制我们渗透检测的操作工艺。在5℃到20℃时,采用渗透检测需注意延长渗透时间,使得渗透剂能充分进入缺陷。渗透检测的合适温度为20℃到40℃之间,在这段温度下采用渗透检测可采用标准工艺进行检测,缺陷显示明显、清晰。当检测温度在40℃到50℃时,渗透剂粘度低,容易被擦拭去除。采用水洗去除时不要清洗太长时间,以免造成过洗现象。

15734068833

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服务

    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81-43号
    邮箱:1507896559@qq.com
    Q Q:1507896559
    电话:15734068833

网站首页
产品展示
电话咨询